这么一分析,SCI文章无非就是某药物(或者某种处理方法,假设为A)通过某基因(假设为B)调控某通路(假设为C)影响某疾病(假设为D)的某功能(假设为E),串起来就是ABCDE的事嘛,这么一想还是挺简单的。
先从简单的说起,疾病应该是最容易确定的,根据申报者所在的科室定是最直接的,心血管科的,研究的疾病有心梗啊、心肌炎啊、动脉粥样硬化啊等;
胃肠科的,研究的疾病自然是胃炎、肠癌、胃癌等与胃肠相关的疾病。
当然,也有例外的,如检验科,那爱研究什么疾病就研究什么疾病,毕竟你是老大,你说了算。
第2个咱们来说说功能,这个也容易定,关键看你关注的哪一点。肿瘤科的,可能关注的是血管新生,也有可能关注的是肿瘤耐药,或者肿瘤的迁移侵袭等。
再来就是药物,这个也容易,临床出现的新药,机制还不清楚的,或者老药新用的(典型的如二甲双胍,除了将血糖,还有望治疗乳腺癌,神奇!),某天你突然脑洞大开,联想到某个老药治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说不定就能登顶CNS了。
相对疾病功能药物来讲,难的可能是就是靶基因及通路了,不过也没什么,毕竟没有什么是高通量测序搞不定的。除了测序,也有其他方法,比如看看在不同的疾病中某基因是否具有相似性,尤其是致癌因子,在不同的肿瘤中,比如,LncNEAT1在肺癌中高表达,可以试试在肝癌中是不是也高表达,qPCR就能确定。通路也就那些,比如炎症疾病,无非就是p38、c-Jun、NF-κB、JAK/STAT3这几条通路,比如纤维化疾病,典型的有TGF-β/smad、Wnt/β-catenin、TGF-β/Notch等信号通路。
上下游信号通路检测,如B基因改变后,下游信号通路C如何改变(关键是WB检测通路中的蛋白的磷酸化、乙酰化等修饰);
如B基因干扰后,C靶标下降,细胞有功能表型,那么把C单独干扰,功能表型是否跟B干扰一致;
如B基因干扰后,C靶标下降,细胞有功能表型,那么在B干扰的前提下,把C过表达,细胞功能表型是否回复;
CO IP(+质谱),GST pull down(+质谱),双荧光素酶报告,CHIP(+测序,qPCR),RIP (+测序,qPCR)等。
①检测指标与研究的临床问题相符;
②具有可操作性;
①细胞行为指标(生长、凋亡、转移、侵袭、迁移、血管新生、耐药、炎症、分化等);
②分子指标(EMT、通路、基因、靶标等);
①动物行为指标(体重、肿瘤生长大小、皮毛,精神状态、饮食、生存率、血尿、稀便等);
②分子指标(EMT,通路、基因、靶标等);
③病理指标(HE染色,TUNEL、天狼星红、masson染色、血液中炎症因子、细胞因子、组织的解剖观察,组织的炎症因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