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解剖结构
(1)肝分五叶,左外叶、左中叶、中叶、右叶和尾状叶(右叶和尾状叶都是由两叶组成);
(2)肝浆膜:肝浆膜下注射对肝实质无损伤,可用于药物或细胞注射且可使其直接接触肝实质;
(3)隔肝系膜:维系膈肌与肝左叶、中叶前面以及胆囊。各个肝叶间也有多个系膜维系;
(4)肝动脉和门静脉;肝动脉:发自腹主动脉干,运送氧气入肝脏;门静脉:汇集肠胃、胰腺、脾脏的静脉血送入肝脏(用于静脉注射、采血和插管。门静脉不可堵塞、不可结扎);肝静脉:血液流出肝脏的血管,汇入后腔静脉。
(5)胆囊和胆总管;胆囊:夹在肝左叶和肝中叶之间,胆囊的血管汇入门静脉;胆总管:各个肝叶的胆管及胰管共同汇入胆总管,最后进入十二指肠壶腹部。(壶腹部为胆总管在十二指肠内的开口部位,次开口常用于胆总管逆向插管和注射。)
大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1)模型背景:
对于肝脏疾病晚期患者通常采用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但在肝脏移植或者切除的过程中,为防止患者大出血,会进行缺血处理,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是目前肝脏手术或者移植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建立一种稳定,简单经济的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对于研究其发生机制,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缺血再灌注损伤,即缺血器官、组织重新获得血液供应,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加重了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对麻醉动物的肝中叶和肝左叶的门静脉和肝动脉进行阻断和再通,由于肝脏中叶和左叶血流的阻断和再通,引起肝脏中叶和左叶明显的再灌注损伤。肝脏缺血过程中由于肝细胞内ATP迅速耗尽,导致乳酸酮体等的堆积,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低下,引发代谢性酸中毒,缺血过程中细胞缺氧使ATP含量下降,导致肝细胞内外Ca2 +重新分布,即Ca2 +内流,引起线粒体的损伤。再灌注过程中由于氧自由基的爆发性增多,中性粒细胞的聚集,kupffer细胞的激活,细胞凋亡及其他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使得肝细胞膜损伤,内皮细胞损伤及肝脏微循环障碍等导致肝脏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
2)器械与耗材:
剪刀、镊子、无创血管夹、4-0缝合线、纱布、生理盐水、碘伏、棉签、计时器
3)操作方法:
1. 麻醉大鼠(小鼠),仰卧位摆放实验动物,沿腹中线中上部剪一小口(开口大小据实验动物大小及操作手法而定,原则上越小越好),用棉签轻轻翻动肝叶,分离出肝脏左叶与中叶,暴露肝蒂,分离肝门静脉。
2. 将肝左叶与中叶的肝门静脉和肝动脉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可使约70%的肝脏缺血,30s后与非阻断的右叶相比,肉眼可见阻断叶明显变白,说明阻断成功。
3. 使用棉签将肝脏送回后,用止血夹暂时夹闭开口,生理盐水浸润后的纱布覆盖伤口处。
4. 动物放于保温垫上,麻醉完成持续缺血30min~90min后,重新打开腹腔,迅速取出血管夹,恢复缺血肝血流,30s左右可见缺血区肝脏由白色逐渐恢复为鲜红色表明再灌注成功,逐层缝合腹腔肌肉和皮肤关闭腹腔,完成手术。
技术讨论
(1)分离肝门时用棉签进行分离,可避免对肝脏的损伤;
(2)阻断血流要一次成功,否则会造成缺血预处理,减轻损伤程度;
(3)术前禁食有利于手术进行;
(4)取材时镊子不要损伤到肝脏。
| contact us Address: Room 402, West Block, Ganghongji Business Building,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1107, Building 1, Hengtaiyu Building, Tongtong Road,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11th Floor, Second Training Building, Guangdong Light Indust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o. 152 Xingang West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Tel:0755-86325431 facsimile:0755-86325431 Service email:sales@topbiotech.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