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的疫情防控逐渐放开了,师兄也终于顺利毕业了。临行前实验室师兄弟姐妹一起吃了顿践行饭,饭桌间除了对师兄表示热烈祝贺之外,剩下的就是我们的满腹牢骚和对未来的迷茫担忧。师兄看着我们一副副未老先衰的面孔,语重心长地说:“世界上没有什么无心插柳,有的只是努力奋斗之后的水到渠成”,然后指着自己的额头,“看这发际线都后移到头顶了,你们的都还在哈。”,气氛活跃之际,师兄从怀里掏出一本笔记本秘籍,“这本笔记本秘籍就留给你们参考吧,里面记录了我这数年动物实验的避雷指南,希望对你们有用”,说完交到我手里,风度翩翩消失在黑夜里……
我如获珍宝,伴着大家的默默期待下,打开了秘籍第一页——乳腺癌动物造模避雷指南,这正好和我开展的课题相关,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对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这一刻,觉得作为一个基层科研求学女,也有救了!
这个世界对女人有太多的要求,既要上的厅堂,又要下的厨房;既要美貌如花,还要能挣钱养家。职场家庭里受到委屈,在面对娃的那一刻,忍一时,内分泌紊乱,退一步,乳腺增生,甚至癌变……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报告中指出,2020 年乳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1],最新研究发现,全球每 76 s 就有一位乳腺癌确诊患者,这极大威胁了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品质[2]。而动物模型( 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s)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实验方法和手段[3],通过动物模型能方便,高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研究防治措施[4]。
乳腺癌动物模型可选动物有常规小鼠、大鼠、转基因鼠、免疫缺陷鼠、犬、猪、兔和斑马鱼等。由于大、小鼠繁殖能力强、饲养条件低、实验操作简单等,应用最为广泛。
制备小鼠乳腺移植瘤模型,可通过皮下注射、尾静脉注射、乳垫以及心内注射 4 种方法,最终发现乳垫注射制备的乳腺癌模型与临床病理较类似,比较适合药理学评价和疾病机制的研究[5]。目前男性乳腺癌( MBC) 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远远高于女性[6]。最近几年,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竟然也呈现出升高的趋势[7],而在动物造模时多用雌性小鼠,雄性的生理特点与患乳腺癌的内在联系值得科学家们更深入研究探讨。
4T1 细胞乳腺癌动物造模避雷指南
4T1 细胞株因其恶性程度高易成瘤,自发向肺、肝、脑等部位转移成为广泛使用的移植瘤细胞。此外,4T1 细胞移植瘤模型的生长状态及转移部位与人类晚期乳腺癌非常类似,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晚期乳腺癌药物的研究。
然而细胞注射成瘤模型看似简单,最终的成瘤效果漂不漂亮跟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师兄的秘籍里面全方位地总结了他的研究历程,现在来跟大家一一分享:
1、肿瘤测量:4T1 细胞皮下接种成瘤,移植瘤的大小通过测量肿瘤的长径和短径尺寸计算而来,不同实验者对同一肿瘤的测量结果无法从客观上统一,因此建议始终由同一人进行肿瘤测量,减少因不同人测量造成体积测量的误差。
2、接种细胞数目:在细胞数目方面尚未有统一标准。从部分文献的统计结果来看,细胞数目的使用范围在 3×104~ 1 × 107个/只小鼠之间,跨度可达 300 倍以上,这必然会影响药效评价,不利于临床转化。细胞数目的选择与多个方面密切相关,诸如移植瘤的类型( 原位或皮下) 、植瘤方式( 直接注射或者手术植入) 、实验目的( 抑制转移或者抑制原发灶) 等。作为一个折中方案,( 0. 3 ~ 1. 0) ×106个/只小鼠的细胞数目值得考虑。
3、细胞浓度:在确认细胞数目的前提下,细胞浓度对植瘤效果也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往往是隐性的,比如细胞被悬浮在分散介质中有自发聚集沉淀的倾向,细胞浓度越大沉淀可能越快; 细胞过密也会影响自身活性,最终导致移植瘤不均一。细胞浓度由细胞使用数目与注射体积确定,在一般的移植瘤模型中注射体积多为 100ul,因此细胞浓度在 107级别及以下较为合理。
为了保证模型均匀、药效评价客观,在实验过程中仍需注意某些问题: ( 1) 最好将细胞按每只小鼠的注射量单独分装; ( 2) 临注射前轻柔吹打使细胞充分分散; ( 3) 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用完细胞,防止活性降低影响成瘤。
4、小鼠周龄的选择:小鼠的年龄与体重由植瘤方式和位置决定,多数研究采用 4 ~ 6 周龄、体重 18~ 22 g 的小鼠,然而这并非最佳选择。如果构建皮下瘤模型,4 ~ 6 周龄的小鼠足以满足要求; 若是制作原位瘤采取脂肪垫注射的方法,此时小鼠的乳腺发育不够充分,接种时容易漏掉细胞。因此,7 ~ 8周龄的小鼠更适合原位脂肪垫注射。
今天的知识分享就到这啦,更多动物科研服务,欢迎致电:0755-86325431.
参考资料:
[1] Latest global cancer data: Cancer burden rises to 19. 3 million new cases and 10. 0 million cancer deaths in 2020. [J / OL] https: / / www. iarc. fr / fr / news-events / latest-global-cancer-data-cancer-burden-rises-to-19-3-million-new-cases-and-10-0-million-cancer-deaths-in-2020 / .
[2]何玲,徐佳,罗弘杉,等. 体内外乳腺癌模型的研究进展[J]. 肿瘤,2020,40( 10) : 725-732.
[3]苗明三,马林纳,彭孟凡,等. 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现状[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2,32( 1) : 141-146.
[4]王梓仪,黄淑敏,张倩,等.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动物模型分析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 6) : 192-198.
[5]孙丽华,崔海峰,彭博,等. 4 种方法制备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的比较研究 [J]. 中国新药杂志,2020,29 ( 4) : 449-455.
[6]Fentiman IS,Fourquet A,Hortobagyi GN. Male breast cancer[J]. Lancet,2006,367( 9510) : 595-604.
[7]Abdelwahab Yousef AJ. Male breast cancer: epidemiology andrisk factors [J]. Semin Oncol,2017,44( 4) : 267-272.
| contact us Address: Room 402, West Block, Ganghongji Business Building,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1107, Building 1, Hengtaiyu Building, Tongtong Road,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11th Floor, Second Training Building, Guangdong Light Indust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o. 152 Xingang West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Tel:0755-86325431 facsimile:0755-86325431 Service email:sales@topbiotech.com.cn |